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解析】
本诗是祭祀太庙的乐章,歌颂了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五位先祖对周王室的贡献。这五首乐章,每首八句,共四十六句。“俎豆”即祭品,“和羹”指调和五味的汤。“粢盛”即谷物,“丰”指丰富;“和羹”指调和五味的汤,“戒”“平”均作动词解。“鼓钟管磬”,乐器名。“肃唱和鸣”,“肃”同“肃”,形容歌声庄严而响亮,“和鸣”形容歌声和谐悦耳,与下文“皇皇后祖”相呼应。“来”为动词,“来我思成”,意为前来助兴,使宴乐更加完美。“皇天后祖”,指天子及先代帝王,也泛指先祖,“来我思成”,意为前来助兴,使宴乐更加完美。
【答案】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俎豆: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神位前的礼器。俎:切肉的案板。豆:盛放黍、稷等食物的容器。馥:香气。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和羹:调和五味的汤。戒:准备的意思。和羹:调和五味的汤。平:平调,均匀。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
鼓钟:击鼓敲钟,奏乐。管磐:吹竽笙簧乐器。肃:整齐。唱:歌唱。和鸣:和谐地鸣叫。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皇天后祖:指天子及先代帝王。来:到来或来到。成:助兴,使……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