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
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
潇洒主人静,夤缘芳径幽。
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注释】

叠石:指山石层叠。状崖巘:指山石形状像山峰一样。翠含城上楼:青翠的颜色包含在城中楼上。前移庐霍峰:前面移到了庐霍的山峰。远带沅湘流:后面带到了沅湘江水边,沅湘是湖南一带的河流。主人静:主人静寂。夤缘:同“荫庇”。芳径:花草繁茂的小道。清辉:月光、日光等的光辉。昏旦:黄昏和早晨。东山游:指退隐到东山,即隐逸生活,这里泛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题于张相公山亭上的怀古诗。诗中描写了一座山亭,从山的外形到亭的周围环境,最后归结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叠石”句。此句写山形。叠石,指山石层层堆叠;状崖巘,指山崖峻峭险峻如刀削斧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形奇特,像刀削斧砍一样,有如悬崖绝岭,而山上又长满了树木,显得绿树成荫。

“翠含”句。此句写景色。城上楼,城中的高楼,这里指亭子;含,包涵、包含的意思。这句说,亭子四周被翠绿的树木所包围,仿佛楼台与树林融为一体。

“前移”两句。此两句写亭子的位置。前移,指把亭子建在了群峰之上;庐霍峰,即庐山的北峰、霍山的南峰;远带,远接。这两句说,亭子虽然位于群峰之巅,但并不孤单,它前面是庐山的北峰,后面是霍山的南峰,左右两边还有沅湘江水相伴。这两句写亭子位置之高,视野之阔,突出其地势之高峻。

“潇洒”两句。此两句描写亭子的幽静。主人静,指亭主的闲适;夤缘芳径,意指顺着花香小径而行。这两句说,亭子里主人十分悠闲自在,沿着香气四溢的小径漫步,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清辉”两句。此两句写月夜景象。清辉,明亮的月光或灿烂的阳光;在昏旦,指黄昏和黎明时分;岂异东山游,东山,指隐居之地。这两句说,在这山中亭里,无论是明月当空,还是晨光初现,那都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句写山亭夜景之美,与白天的景色并无二致。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永明县令时,当时他刚到任不久。诗中描写了一处优美的山亭,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唐诗别裁集》:“此篇妙在不著一字议论。”《唐宋诗醇》:“起言叠石嵯峨,翠色深藏;后言亭高望旷,境胜人闲。末联以‘岂异东山游’作结,自谦其志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