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籍的作品《蓟北旅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日日望乡国”,表达了诗人每日每夜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成为了他生活的一种常态。而“空歌白苎词”则揭示了诗人虽有满腹才情却无处施展,只能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颔联中,“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透露出诗人在特定的场合下,如送别友人时,常常触发对过去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回忆。这样的回忆让诗人更加感受到离别之苦和孤独之感。
颈联“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失意时的独自言语和多愁的独自承受,都体现了他那种深藏不露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以景结情,门外的杨柳随风飘动,似乎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最后的景象不仅是对故乡的寄托,更是诗人情感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所经历的种种情感变化,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喻的乡愁。
《蓟北旅思》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游子的乡愁与孤寂。张籍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这份深沉的思乡之情娓娓道来,让人感同身受。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挖掘,也是对传统诗歌艺术形式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