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

诗句释义

  • 细泉深处落:形容泉水在山涧的深处流淌,声音微小而悠长。
  • 夜久渐闻声:夜晚时间较长,逐渐听到了泉水的声音。
  • 独起出门听:独自一人走出户外去倾听泉水的声音。
  • 欲寻当涧行:想要沿着山涧前行去寻找泉水的来源。
  • 还疑隔林远:怀疑自己可能身处山林之外,因为声音似乎与山林相隔很远。
  • 复畏有风生:害怕风吹过山涧,使泉水的声音消失。
  • 月下长来此:在月光的照耀下,依然能听到泉水的声音,仿佛它从未离开过。
  • 无人亦到明: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听到泉水的声音,直到天明。

译文

在深夜中,细流在山涧深处潺潺流动,随着夜色深沉,我终于开始听到它的声响。我独自起身,走出门外,想要追寻源头,寻找那清泉所在的地方。但当我试图接近时,又感到似乎置身于远方的树林之外,担心风会吹散泉水的声音。然而,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仍然可以清楚地聆听到泉水的流动声,即使四周没有人,我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山林中倾听泉水声音的场景。通过“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等描述,展现了一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中的“独起出门听”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好奇。

诗人在听到泉水声后的行动——想要探寻源头、感受到距离感以及担忧风声的影响,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则展示了诗人在月光下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自然美的永恒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丰富,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