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题注】此为题赠友人之作。

【注释】1. 清彻:僧人名,与题者有交情。坛:即石坛,寺前石地。2. 松间别起堂:寺院中新建一室于松间,以供清彻上人讲经说法。3. 浴佛水:指佛诞节时洗浴佛像之水。4. 读经香:指诵读佛教经典时燃烧的熏香。5. 无家客:无家可归的人。6. 得效方:得到治病或养生的方法。7. 斋:佛教徒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吃荤腥食物,称之为“斋戒”。8. 绳床:一种竹制坐具。9. 爱养:爱惜养护。10. 多传:多次传授。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一位名叫清彻的僧人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首联“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写古寺、石坛及新堂的景象。古寺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石坛也显得更加古朴庄重。在松树之间,新建了一幢别致的禅堂。这既是对古寺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清彻能够继续传承佛法,造福众生。

颔联“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修行场景。僧人在浴佛时会添入一些特殊的水,这些水据说可以净化心灵;而诵经则需要燃烧熏香,香气四溢,使人心境宁静。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僧人修行时的虔诚和宁静。

颈联“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则是对清彻僧人的赞美和祝愿。这里提到了“无家客”,即无家可归之人。诗人认为,像清彻这样的高僧应该关爱这些贫困的人,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同时,他也希望清彻能够将他的医术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受益。

尾联“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则是对清彻生活状态的描述。尽管清彻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仍然坚持修行,没有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他常常盘腿坐着或躺着,一如那根绳床一样,不受世俗纷扰。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令人钦佩不已。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清彻僧人的生活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清彻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清彻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描绘,诗人展现了其内心的世界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