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
良玉沈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
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
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赏析】

此诗为《新乐府》之一,内容是诗人因友人被贬而写。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用一典,如“良玉沈幽泉”用《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以比喻贤能之士的远大抱负;“我初有章句”用《论语·子罕》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注释】

  1. 青山无逸人:指青山没有隐居的人。逸人,指隐居山林不与世俗相扰的人。
  2. 忽觉大国贫:忽然觉得国家贫困了。国,代指国家。
  3. 良玉:指贤能的人。
  4. 名:名声。
  5. 野性疏时俗:指不受世俗风气的影响而保持本性。
  6. 再拜乃从军:意思是说,如果再拜(表示敬礼)的话我就随军出征。
  7. 气高终不合:意思是说,即使我的志向很高,但是终究不能实现。
  8. 我初有章句:我当初也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章句,指文辞和句读。
  9. 相合者唯君:意思是说我的主张和见解与你相合的人只有你一个。
  10. 今来吊嗣子:今天来慰问你的小儿子。吊,慰问。嗣子,这里指你的儿子。
  11. 对陇烧新文:在陇州焚烧新的诗文。陇州,古地名,今属甘肃。
  12. 耕者废其耜:耕种的人都废弃了农具。
  13. 爨者绝其薪:炊事的人都断绝了柴火。爨,炊事。
  14. 苟无新衣裳:如果没有什么新衣穿的话。苟,同“苟”。
  15. 曷用光我身:有什么用处呢?曷,何,为什么。光,使显贵。
  16. 奠酒徒拜手:祭奠时只是叩头行礼而已。奠,祭祀。
  17. 哀怀安能陈:哀伤的心情怎么能够说出来呢?怀,内心。
  18. 徒保金石韵:只能保全金石一样的音韵。徒,只,仅。
    【译文】
    青山之中没有隐居的人,突然发觉国家贫穷了。贤能的人沉没在深泉之中,却被誉为天下的珍宝。野性地疏离世俗风气,我恭敬地行礼拜别后便随军出征。虽然志向高远但终究不能实现,像镜面上的尘土一样去也。我当初也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和你意见一致的人只有你一个。现在我来慰问你的小儿子,在陇州焚烧新的诗文。耕种的人都废弃了农具,炊事的人都断绝了柴火。如果没有新衣服穿,哪里还用它来炫耀自己?祭奠时只是叩头行礼而已,哀伤的心情怎么能够说出来呢?只能保全金石一样的音韵,千载以来人们都知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