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洞里持真经,心嫌来客风尘腥。
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翔螭岂作汉武驾,神娥徒降燕昭庭。
长生不必论贵贱,却是幽人骨主灵。
华阳道者
华阳洞里持真经,心嫌来客风尘腥。
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华阳洞中的道士,他手持真经,心中嫌弃尘世的纷扰和客人的气息。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白石、青竹、青冥等,展现了道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独立生活的追求。”}
诗句解析与赏析:
诗句解读:
- 华阳洞里持真经:描述了道士在华阳洞内持守真经的场景,强调了他的精神专注和对宗教或哲学知识的尊崇。
- 心嫌来客风尘腥:反映了道士对于外界尘世的厌恶感,特别是对于那些带有世俗气息和尘埃污染的外来者,这里暗示了其对红尘世界的排斥。
- 惟餐白石过白日:描述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生活方式,仅以白色石头为食,形容道士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远离喧嚣。
- 拟骑青竹上青冥:表达了一种超越俗世的精神追求,骑着青竹向上天飞升,象征着向往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歌赏析:
《华阳道者》是一首充满道家思想与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道士在华阳洞中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对道士生活方式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传达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世俗社会束缚的不满和逃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华阳道者》不仅是一部反映道家思想和隐逸情怀的佳作,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