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注释】

上巳:古代在农历三月巳日举行的祭祀水神的节日,亦称“上巳节”。祓禊(fú shì):一种风俗,人们用草药沐浴驱邪。应制:应和皇帝的旨意作诗歌。

奉和圣制:奉和皇帝的诗。上巳祓禊: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春,于曲江池中举行盛大的祓禊活动。

秦中:指关中地区。

吾君:指皇帝。灞游:在长安城东门外的灞桥上游玩。

通禁苑:通过皇宫的御苑。别馆:帝王出行时的行宫。绕芳洲:环绕着芬芳的岛屿。

鹓鹭:同“鸳鸭”,即鸳鸯鸟,古人常用来比喻君臣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列:排队站立。鱼龙百戏:指水上的各种表演。浮:漂浮在水中。

桃花:泛指春天。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夜来收:“夜来”是“夜来”的意思,这里指傍晚时分。

庆:庆祝。向尧樽祝:指向尧帝之樽献酒以祈祝天下太平。尧樽:指尧帝的酒杯。欢:快乐。从楚棹讴:跟随楚国的船桨声唱歌。楚棹讴:楚国的船歌。

逸诗: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指自己写的诗。何足对:哪里值得相比。

窅作掩东周:指深藏起来,与世隔绝。窅:深远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和唐玄宗上巳祓禊应制之作。上元元年(760),诗人任右拾遗,因上《赋得自叙》一诗被贬为长江县尉,这首诗就是他谪官途中所作。

首联写在上巳这天,皇帝到曲江去游玩。“奉和”表明了诗人奉承、顺从之意。“上已”指的是上巳,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上巳原指三月三日,后来演变成为春季祭祖的日子,又称为三月三、三月节等。上巳时节,天气温暖,花草繁盛,人们多出去踏青游玩、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所以有“上巳祓禊”的习俗。而诗人正是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陪侍皇帝在曲江南岸游览的。这一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由,点明了全诗的中心内容。

颔联“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这两句描写了皇帝出游的盛况以及皇帝的住处附近景物的美好。“鸣銮通禁苑”指的是皇帝车驾所经之处,“别馆”则是皇帝休息用的行宫,这两句写出了皇帝出行的气派和周围环境的美丽。“鸣銮”是说车子发出的声响很大,表示皇帝的车马很多,场面很是热闹。“通”则表现出皇帝车马往来频繁的情况。“别馆”则写出了皇帝所在之处的华丽。“绕芳洲”,写出了行官周围景色的美好。芳洲是形容美丽的水滨,这里既写出了水边的美景,又有皇帝所在之地周围的繁华之意。

颈联“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鹓鹭”指朝廷的官员,“鱼龙百戏浮”则是说水上的表演很热闹。“别馆”既是皇帝休憩之所,也是皇家歌舞娱乐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各种精彩的节目上演,“浮”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漂浮在水面上,形象地描绘出了水上表演的场景。“别馆绕芳洲”中的“别馆”既是皇帝休憩之所,也是皇家歌舞娱乐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各种精彩的节目上演,所以才会有“鱼龙百戏浮”这样的描述。

尾联“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这两句是说桃花将要凋谢,而谷雨之夜即将来临,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了。“谷雨”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通常在公历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这时雨水增多,气温升高,谷物生长很快。“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唐代诗人黄庭坚的诗句。

尾联“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意思是说庆祝天下大治,就像向尧帝之樽敬酒一样;欢乐时,就跟着楚国船上的歌声一起歌唱。这里的“庆”、“欢”都是喜悦的意思,分别指庆祝天下大治和享受快乐时光。

最后一句“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意思是指自己的诗怎么能跟得上呢?只能远远地隐藏起来,与世隔绝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写的诗虽然不错,但是还是比不上皇帝的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