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
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
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
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
向晚宴且久,孤舟囧然逝。
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
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
关键词:杨柳、春江
- 注释:春天的江水被垂柳映照得更加明媚动人。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柳树在春天里显得格外柔嫩、生机勃勃,它们的倒影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江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同时,“春江”也暗示了季节更替,万物更新的生机。
2. 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
关键词:吴门、越国、青山
- 注释:吴地(苏州)的水面泛着绿色的波纹,而越国的山峦在远处延展。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吴地和越国的不同景观,突出了两地不同的自然美。绿色波纹代表着吴门的水乡特色,而远处的青山则是越国的典型地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的特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3. 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
关键词:游宦、津亭、憩
- 注释:经常往返于官场,只在渡口的小亭中短暂休息。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仕途上的奔波与忙碌,频繁往来的宦途生活常常让人感到疲惫。而当短暂的停留时,诗人选择在渡口的小亭中歇息,可能是为了稍作休憩,也可能是为了与友人相聚。小亭成了诗人暂时摆脱繁忙公务、享受片刻宁静之地。
4. 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
关键词:驿前、苍石、浦外、湖沙
- 注释:驿站前有块苍老的石头露出水面,湖岸外面湖水很细。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驿站前的苍老石头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远处湖边的沙滩细腻柔软,与苍老石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5. 向晚宴且久,孤舟囧然逝。
关键词:晚宴、孤舟、囧然、逝
- 注释:晚餐后久久不愿离去,独自乘坐小船缓缓离去。
- 赏析: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情感。在晚宴之后久久不愿离开,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不舍。而孤舟缓缓离去的画面,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个人心境,也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或社会背景有关。
6. 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
关键词:云、西北、东南、客
- 注释:天空中云雾缭绕,象征着远方的客人留下的痕迹;而东南方向的帝王已无气势。
- 赏析:这句诗借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事的变化。云雾在天空中徘徊不定,如同远方客人留下的足迹,既模糊又不易捉摸。同时,东南方向的帝王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与气势,暗示了政局的动荡或权力的衰落。这种象征手法既富有诗意又引人深思。
7. 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关键词:萋萋心、芳岁
- 注释:只有我这颗多情的心在为逝去的美好年华而忧伤。
-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萋萋心代表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芳岁则指代了过去那些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时光。这种怀旧之情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变迁的个人感慨。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通过描述自己身处官场的经历和感受,诗人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描绘与社会情感,展现了一个复杂而深邃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