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
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效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
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
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扃锢非所耻,幽冤谁为辞!
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
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
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
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依次为:
注释与赏析:
- “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 —— 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正直的人不会被神灵所欺。
- “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 这句话描述了忠诚和正义总是被人们单独地守护,并且始终被自己保持着。
- “效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历练已有十年,但政治问题仍难以解决。
- “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 “狱”指司法或监狱,这里指处理法律案件;“除”意为除去、清除,“刑章”可能是指刑罚的执行;“滞疑”则意味着疑惑未解。整句话意味着法官正在去除那些苛刻且令人困惑的法律条文,以消除疑虑。
-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保护家族事业的无奈,并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来回应这个时代的期望。
- “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 “顾”是回头看的意思,“白玉玷”可能是比喻,意指没有玷污;“苍蝇诗”可能是指讽刺诗歌,意在指出自己没有被诽谤。
- “扃锢非所耻,幽冤谁为辞!” —— “扃锢”可能指的是囚禁或者限制自由,“幽冤”指遭受冤枉;整句的意思是,被囚禁并不感到羞耻,那么谁来为我辩护呢?
- “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 “楚囚”和“秦系”都指受刑之人,”□”可能是代词或名词,”衔悲”意味着心中充满悲伤。整句话可能是说受刑之人应该感到悲戚。
-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 —— “永夜”可能指长久的夜晚,”振衣坐”可能是形容坐着整理衣服的动作,”故人”指过去的友人或熟人,”兹”可能是代词或副词,整句可能是说在夜晚独自整理衣服的时候想起了过去的朋友们。
- “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 “流灵”可能是指飘逝的灵魂,”芜漫”可能形容荒芜或杂乱,”芳草”可能是指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整句可能是说灵魂游荡于荒凉之地,而绿草依然生机勃勃。
-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 —— 这是一句哲理性的表达,意思是时间不停歇地流逝,而人的一生也不应该被束缚。
- “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 “山林”指自然风光或者隐逸之地,”道丧”可能是指道德败坏,”州县”指政府机构或城市地区,”心期”指期望或愿景,整句可能是说自然之美不再,而政府的治理却失去了其应有的道德准则。
-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 —— “助思”可能是指思考问题的方式或方法,”纷”可能是指复杂多样,”不怡”可能是指情绪低落或不愉快。整句可能是说在纷繁复杂的思考之中,心情变得忧郁。
- “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 “自怜”可能是指自我怜悯或自责,”暗成事”可能是指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感叹兴此词”可能是指因为感慨而创作了这首诗。整句可能是说由于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遗憾,因此写了这首诗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