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五夜钟初动,千门日正融。
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
率舞皆群辟,称觞即上公。
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
【注释】
- 应律三阳首:应合时令的三个阳春时节的开始。
- 朝天万国同:向皇帝进献贡品,天下万国都来朝见。
- 斗边看子月: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因古人认为月亮是子时出现,故称子月。
- 台上候祥风:登上高台等候吉祥的风。
- 五夜钟初动:指夜晚五次敲击铜钟的声音。
- 千门日正融:阳光明媚照耀着千家万户。
- 玉阶文物盛:玉阶上陈列着精美的文物。
- 仙仗武貔雄:神仙的仪仗队威武雄壮。
- 率舞皆群辟:率舞的人都是朝廷的官员。
- 称觞即上公:举杯祝贺皇上。称觞:古代祝寿用酒,称为“觞”。
- 南山为圣寿:指南山为皇帝祝寿。
- 长对未央宫:长久地对着未央宫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为唐宪宗李纯在长至节献上的一首贺诗。全诗四百八十九字,分为十句,每句七言,韵脚整齐。诗中描绘了皇帝的盛世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民族和谐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长至日上公献寿”,点明了主题,即在长至节这一天献给皇上寿礼。接着,诗人通过“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等句子,描绘了皇帝的盛世景象和天下太平的美好画面。其中,“应律三阳首”指的是应合时令的三个阳春时节的开始;“朝天万国同”则表达了向皇帝进献贡品,天下万国都来朝见的情景。这些句子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第二句“斗边看子月”,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盛世景象。在这里,“斗边”指的是北斗七星所在的方位,而“子月”则是月亮的别称。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帝的尊贵地位以及天下太平的美好景象。
第三句“台上候祥风”,则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崇高地位。这里,“台上”指的是皇宫中的高台,而“候祥风”则意味着等待吉祥的风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展现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威严形象。
第四句“五夜钟初动”,则描绘了夜晚五更时分,钟声悠扬的情景。在这里,“五夜”指的是夜晚五次敲击铜钟的声音;而“初动”则意味着第一次响起。这一诗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第五句“千门日正融”,则描绘了阳光明媚、普照大地的景象。这里,“千门”指的是千家万户;而“日正融”则意味着太阳正照耀着千家万户。这一诗句不仅描绘了皇帝的恩泽与仁政,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第六句“玉阶文物盛”,则描绘了皇宫内的华丽景象。这里,“玉阶”指的是皇家宫殿的台阶;而“文物盛”则意味着陈列着精美的文物。这一诗句不仅展示了皇家的富丽堂皇,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第七句“仙仗武貔雄”,则描绘了皇帝仪仗队的威武与壮观。这里,“仙仗”指的是神仙的仪仗队;而“武貔雄”则意味着威武雄壮。这一诗句不仅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神圣,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第八句“率舞皆群辟”,则描绘了宫廷内歌舞升平的场景,率舞的人都是朝廷的官员。这一诗句既展现了皇帝的仁爱与宽厚,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第九句“称觞即上公”,则直接表达了向皇上敬酒祝福的意愿。这里,“称觞”表示举杯祝贺;“上公”则是指皇上。这一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皇上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第十句“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则以自然景观为喻,表达了对皇帝长寿与江山永固的祝愿。这里,“南山”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圣寿”则指皇帝的长寿;“未央宫”则是皇宫的名称。这一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又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