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注释】

汉家宗室:汉代的皇族。河间:指河北献王刘德,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以好学著称。独称贤:特别被称赞为贤能。遗事:遗留下来的事。闲中:闲暇之中。旧编:旧日记载。偶过:偶然经过。却怜:却怜惜。荒冢:荒凉的坟墓。频求:频繁地寻求。千古书:泛指大量的书籍。连帙:成捆的书。三雍:指古代周代的辟雍、唐虞的洛邑和夏商的东都。策:指策论。几篇:几篇文章。雅乐:高雅的音乐。未兴:尚未兴盛。人已逝:已经不在了。雄歌:雄壮的歌辞。《大风传》:指《诗经》中的《大雅》篇。

【赏析】

《河间献王墓》,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物诗。这首诗通过赞美河间献王刘德的贤良,表现其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以及对其文化成就的认识,同时借以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联“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开篇即点明主题——赞颂汉家的宗室内有才德的贤者。这里,“汉家宗室”指的是汉武帝的孙辈,而“独称贤”则是对他们独特才能的赞誉。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在“闲中”被发现的“遗事”,这些遗事就像是散落在旧书中的篇章,虽然历经沧桑,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颔联“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探访河间献王墓地的场景。诗人在偶然经过河间时,不禁驻足寻找那曾经的踪迹,但眼前的荒坟却让他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和怜惜。这里的“寻往迹”与“带寒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

颈联“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则是对河间献王学术成就的赞扬。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流传至今的书籍的珍视之情,尤其是那些成捆的书卷,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而面对这些古籍时,诗人也常常陷入沉思,思考那些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问题和策略。这两句诗通过对“千古书”和“三雍策”的描写,展现了河间献王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尾联“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则是对诗人个人感慨的升华。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长河中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期许。他认为,尽管那些高雅的音乐还没有兴起,但那些伟大的歌辞仍然能够穿越时空,被后人传唱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河间献王墓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成就和历史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境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