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
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注释】

溪夜:即“溪上月明”,泛指山野间的月色。

积雪消来:雪融化了。消,融化。

宽:水浅。

明月碎琅玕:月光如珠玉般晶莹。琅玕,一种美石,这里用来形容月亮。

渔人抛得钓筒尽:指鱼网被风吹到一边。

却放轻舟下急滩:却把船驶向急流的河滩。却,反而,却放,让……掉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人抓住“雪消”、“水宽”、“明月”三个意象,写出山野间月色之明丽、溪水之清澈,以及溪上渔家的生活情景,生动传神,清新隽永。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高雅,是一幅优美的山野溪上夜景图。

首句“积雪消来溪水宽”,先写山野溪上的景色。雪化之后,溪水变宽,两岸绿树成荫,倒映着皎洁的月光,显得格外美丽迷人。这一句写景,既突出了一个“清”字,又为下面写月光打下了基础。“雪消”二字,不仅暗示了季节,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

次句“满楼明月碎琅玕”,“满楼明月”与“溪水宽”相照应;“碎琅玕”与上句的“月光如珠玉般晶莹”相呼应。两句合在一起,便描绘出了一幅月光皎洁、山光水色的图画。“明月”一词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洁白无瑕的美好品质,而这里的“明月”则是指明亮的月光,它像珠玉一样晶莹剔透,照亮了整个山野溪上。这两句通过对月光的描写,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

第三句“渔人抛得钓筒尽”,“渔人”指的是那些在溪边钓鱼的人;“抛得钓筒尽”则形容他们抛竿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这句诗既表现了溪水的宽阔和流速的快慢,又表现了垂钓者的机警和敏捷。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想象出一幅渔人忙碌而又充满乐趣的画面。

最后一句“却放轻舟下急滩”,“却放”则是说将船调转方向,准备驶向急流的河滩。“轻舟”指的是小船,这里的“轻舟”形象地描绘了小船行驶时轻盈的状态。这句诗既表现了水流的湍急,又表现了渔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渔人的乐观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山野溪上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诗人抓住了“雪消”、“水宽”、“明月”三个意象,写出了月光皎洁、山光水色的图画。同时,他通过对月光、溪水和渔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清幽,格调高雅,是一幅优美的山野溪上夜景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