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诗句原文: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翻译:
桐山谷的枝条已经高挂起月亮(上弦月),而我仍然躺在云边的山野中。
九天之上的神僧应该被我们的行为所嘲笑,他三次来到京城,已经度过了二十多年。
注释:
- 桐谷孙枝:指的是月亮(上弦月)。
- 野人:指诗人自己,隐居山林的隐士。
- 九天:指天空非常高远的地方。
- 飞锡:僧人乘坐的轻便法器,象征其高超的修行。
- 三到:三次来到京城。
- 行朝:指朝廷或皇帝所在的地方。
- 二十年:指长时间的时间跨度。
赏析:
崔道融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修行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修行的追求。诗中的“九天飞锡”象征着佛教的高深莫测,而“三到行朝二十年”则反映出诗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坚持与忍耐。整首诗透露出一股清冷、孤寂而又超脱世俗的氛围,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精神和心灵净化的普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