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作云林客,因成懒漫人。
吏欺从政拙,妻笑理家贫。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从容丞相阁,知忆故园春。

【注释】

惯作云林客:习惯于做山林隐者的生活。云林,指山林。

吏欺从政拙:官吏欺骗我,说我不善于处理政事。

妻笑理家贫:妻子嘲笑我,认为我家贫穷。

李郭:指唐代李林甫、郭子仪,当时为相。应时望:因时局所迫而得到赏识。时望,指时势和名望。王杨:指唐代名将王忠嗣、杨国忠,当时也颇有名气。入幕:被任为幕僚。

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丞相阁:宰相的府第。

知忆:知道。故园春:故乡的春天。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李白出京前所作。诗人以“书怀”为题,抒发了自己对仕宦生涯的厌倦情绪。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自然,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和李白的个性特征。

开头四句,诗人先点明自己厌恶官场,向往山林生活的态度。“惯作云林客”,表明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懒漫人”,说明他并不热衷于仕途,而是过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接着八句写他与当朝权贵的交往。这八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李郭”两句是说自己虽无才德,但有权势之人却对他十分推崇,这是因为他能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能得到他们的器重。“王杨”两句是说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如能像王忠嗣、杨国忠那样任用贤才,那么天下就太平无事了。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奸佞当权的不满,又表现了他对有识之士的推许。

最后二句写他渴望重返故乡的心情。“从容丞相阁”,是说他希望能在宰相府上闲坐自如;“知忆故园春”则是说想到故乡春天就要回来了,因此思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

此诗反映了盛唐诗人的自信和自负。诗人把官场生活看得很庸俗,而把自己比作云林之客,以显示自己的清高。这种态度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但也容易招来祸患。诗人的这种态度,正是盛唐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