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
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注释】
客舍:客居之处。
在事:指任职的官员。
苦节:刻苦自励,坚持清贫的生活。
待诏:等待皇帝召见。
暮雪:傍晚的雪。驱马:骑马。晡(pú):傍晚。寄人:寄食他人。
占吉梦:求吉利的好梦。
惜良辰:珍惜美好的时光。平津阁:地名,位于黄河之滨,因地势低洼而得名,为晋代名将张华所建。
家山:指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客居他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在客居他乡时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这里的“怀”字,既包含了对家乡的怀念,也包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而“呈诸在事”则表明了诗人将这些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给了那些在外地任职的人。
颔联“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读书”与“待诏”都是指做官。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读书和做官都需要艰苦的努力和坚守清贫的生活,这与他的前两句形成了呼应。这里的“苦节”,既包含了对个人品德的坚守,也包含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而“待诏”则是指等待皇帝的召唤,以期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辞贫”表示了对于清贫生活的态度和决心。
颈联“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暮雪”与“晡餐”都是描述时间。诗人在这里用“暮雪”来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用“晡餐”来描述了饥饿难耐的情况。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又寄人”既包含了对家人的牵挂,也表达了自己在外无法照顾家人的无奈。
尾联“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诗人通过“占吉梦”和“惜良辰”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珍惜。这里的“占吉梦”既包含了对好运和幸福的期盼,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惜良辰”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珍惜,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尾联中的“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两句,诗人以平津阁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家山”既指的是自己的家乡,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文化传承。而“日已春”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外漂泊生活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其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