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
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
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注解】
①送韦员外还京:送韦承庆回京城。员外,指韦承庆,唐高宗时宰相。②此去若为情:你这次回去,将面对什么?③春晚:春天已晚,即暮春时节。香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有香山寺。④人稀:指人多的地方少。豫水:指洛水。⑤独树:单棵树。⑥关路:关津,渡口。残莺:残败的黄莺。⑦前殿: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朝明主:拜见圣上。⑧应怜:会同情。白发生:指头发变白,年老。
【赏析】
《送韦员外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与韦承庆分别的情景,颔联描写暮春时节的景物,颈联写旅途中所见,尾联写对韦承庆的祝愿。全诗意境高远,格调雄浑,语言简练。
“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纲领所在。十年,指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那场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这场动乱给唐朝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造成了国力的大减弱。诗人与韦承庆分别,正是在这动乱之后。“此去”就是归途中将要经过的地方。“若为情”,是指归途将会充满怎样的情感呢?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含着诗人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对亲人朋友的关切之情。
“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这是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写的是诗人即将经过的地方——长安附近的洛阳。“春晚”二字点明了季节,“香山绿”写出了春景,“人稀”则写出了洛阳的荒凉景象。这两句虽然只是客观地描写景物,但诗人的感情却已经融入其中。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归途中所看到的景色。“野陂”是野外的水塘,“独树”是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关路”则是通往潼关的道路,这里借以代指长安。“逐残莺”则是说诗人正随着飞鸟一起赶路。
“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这是整首律诗的最后一句。“前殿”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主”指的是贤明的君主。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对皇帝的祝愿:愿贤明的皇帝能够体恤到自己的白发而原谅自己。
这首诗的意境高远,格调雄浑,语言简练。它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又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既写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也表达了他对朝廷和自己处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