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氓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某年(具体年代不详)在洪州西山祈雨,恰逢天降甘霖的奇特经历,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抒怀。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这首诗的首句就表达了作者对洪州的山川有着深厚的感情。洪州,位于江西省东部,这里山水秀丽,风景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地方。
丘祷虽已久,氓心难重违。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祈祷,但农民们的心中仍然难以摆脱干旱的困扰。这里的“丘祷”指的是在山丘上举行的祭拜仪式,祈求神灵降雨。而“氓心难重违”则表达了农民们在干旱面前的无奈和期盼。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第二天一早,诗人再次来到山丘,献上祭品,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同时,他也提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就住在山岩的门户前休息。这里的“迟明”指的是天色渐晚的意思,“申藻荐”则是向神灵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而“先夕旅岩扉”则描绘了诗人在结束工作后,就立即前往山岩门户前的住所准备过夜的情景。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由于天气炎热,诗人选择在山顶上搭建帐篷独自住宿。夜晚时分,他独自躺在帐篷里,仰望星空,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周围的环境却显得有些冷清和孤独。这里的“云峰”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而“萧条人吏稀”则形容了夜晚山林中的寂静氛围以及稀疏的人烟。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虽然我来到这里并不感到不适,但我内心的情感却是细微而复杂的。这里的“来”指的是诗人的到来,而“不外适”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而“幽抱自中微”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微妙变化。
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当静谧的氛围渗透进山林时,风声、泉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乐章。同时,清凉的气息也让人感到舒适。这里的“风泉奏”是指风吹动泉水发出的声音,而“凉生松栝围”则描述了清凉气息弥漫的场景。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诗人长期滞留在远方,无法回到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而当他看到阳光洒在树叶上时,便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这里的“穷年滞远想”指的是长时间在外漂泊导致的思乡情绪,而“寸晷阅清晖”则描绘了诗人在短暂时间内观察到的自然美景。
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虽然外界的美丽景象令人陶醉,但诗人的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失落。他无法将这些美丽的景色作为自己情感的依托。这里的“虚美怅无属”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而“素情缄所依”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诗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于是,他变得谨慎起来,不再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诡随”指的是跟随某种趋势或习惯行事,而“嫌弱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力的怀疑。而“羁束谢贞肥”则描述了诗人受到束缚后的无奈与挣扎。
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通过努力和坚持,诗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奋斗。他的真诚之心得以彰显,为万物祈福。这里的“义济”指的是遵循道德规范并实现个人价值,而“诚存为物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和信念的坚定。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甘美的雨水终于降临了。这里的“灵心”指的是神灵的心灵或意志,它能够感应到人们的祈祷并作出回应。而“甘液幸而飞”则描绘了雨水如甘美之液般倾泻而下的景象。
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诗人在得知雨水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选择了闭门不出并安心等待。同时,他也不敢奢求更多的赏赐或回报。这里的“闭阁”意味着他选择暂时关闭门窗以躲避外界的风雨侵袭,而“且无责”则表达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宽容和理解。而“随车安敢希”则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淡薄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诗人深感惭愧,觉得自己未能得到更多的恩赐或赏识。同时,他也思考着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或值得怀疑。这里的“多惭德不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品德的自省和自责之情,而“知复是耶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困惑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