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
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
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
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
凭眺兹为美,离居方独愁。
已惊玄发换,空度绿荑柔。
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
既伤日月逝,且欲桑榆收。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
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
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
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
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
凭眺兹为美,离居方独愁。
已惊玄发换,空度绿荑柔。
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
既伤日月逝,且欲桑榆收。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
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
【注释】
1.乐游原:在今西安市南长安县,是古代帝王游宴之所。
2.表里:周围内外。
3.皇州:指京城。
4.策马:骑马。
5.云山:形容山高而多云雾。
6.万壑:万道山沟。
7.清光:指清澈的阳光。
8.芳菲:草木茂盛。
9.直城路:通达城门的路。
10.草际:草地之间。
11.豹变:指人到中年的变化。
12.莺鸣:黄莺叫声。
13.桑榆:夕阳的余辉。
14.林丘:山林与丘陵。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诗人由奉天(今陕西乾县)、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回长安(今陕西西安)时所作。当时杜甫困守在长安,心情抑郁,借登乐游原以抒写怀抱,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首联“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点出了登临之地——乐游原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环境。诗人登上乐游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中的景象。乐游原地势较高,四面环山,视野开阔,城中的皇宫、官府尽收眼底,一览无遗。颔联“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两句描绘了诗人纵马远眺的情景。诗人策马而行,远远地看到了连绵不断的群山,它们苍劲挺拔,巍峨壮观;山间白云缭绕,飘渺不定,给人以无尽的遐想。颈联“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则是进一步描绘了乐游原的自然风光和城内的繁华景象。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只见万壑纵横,山峦叠翠,一片生机盎然;同时,城内各色建筑物上也都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灯笼和旗帜,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尾联“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则进一步描绘了乐游原周边的风景名胜。诗人漫步在花丛之中的直城路上,穿过草丛间的曲江流淌着的河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城市的宁静祥和之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描写,又有细腻的人间情态刻画。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