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不相见,红颜今白头。
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
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
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

【注释】

①录事:古代官职名,掌一郡或县之政令。②西候:指西边的官员。“候”,指候补官员。③北风愁:借指边关战事,因为北方边塞常有战事发生。④双城:古县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境。⑤卢谌:字子谅,清河人,为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中书侍郎。后被侯莫陈悦所杀,其弟卢洪以家财贿赂刘渊,使刘渊立他为帝。⑥并州:今山西省北部及内蒙古南部、陕西省北部一带。⑦《诗经·邶风》中的一首诗名,《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按内容可分为10个部分,称为《风》、《雅》、《颂》。“风”是指地方民歌;“雅”是指正正经经的国风,即《周南》、《召南》和《大雅》、《小雅》等十五篇;《颂》是歌颂祖宗功业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友人郑录事赴太原的。

首句“叹息不相见”一句写对友人久别的感慨。诗人与郑录事分别时曾长叹不已,但如今相见已是不可能了,所以感到惋惜。这一句点明郑录事即将远行,而诗人却无法与他相送。“红颜今白头”一句是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友人就要老了。这里用典,暗含诗人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二句“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两句写友人将要去边地任职,诗人为他饯别,并表达了对他此行的担忧。“西候”指西面的官员,即指郑录事要出任太原,“重为”就是第二次为。“方起北风愁”,是说由于气候寒冷,加上边关战事频繁,所以诗人担心郑录事此次去任会有所忧虑、有所烦恼。

三四两句“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写的是友人出发的时间。当时正值盛夏,但天气十分寒冷,而友人又远赴太原,因此作者特意提到“六月胡天冷”,暗示友人此行艰苦。同时,从地点上来看,“双城汾水流”既写出友人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又暗示友人此行将经过汾水一带。

五六两句“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写的是友人的出处。卢谌(字子谅),是清河人,曾任中书侍郎,后来被侯莫陈悦所杀,其弟卢洪以家财贿赂刘渊,使刘渊立他为帝。这里说郑录事是卢谌的故吏,也就是他的旧部下,此次又要去并州任职。从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来看,郑录事此次出使他地,必然有许多艰难险阻,而诗人对此表示关心。

此诗前四句写离别,后四句写送别。全篇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