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
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
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
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诗句如下:
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
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
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
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译文如下:
腊月过后,时光荏苒,关西的驿马在远方遥望。
塞北的大雁与暮色的雪景相接,江边的柳树枝条因寒冷而颤抖。
山水依旧守护着鄣郡,图书如同汉家的使者进入了汉朝。
高楼上并非只是一个地方,所以能使心中的忧愁消散。
关键词解释:
- 腊后:指立春之后,即农历年末。
- 关西驿骑遥:关西指的是中国西部的长安地区。驿骑是指古代驿站中的骑马邮差。”遥”表达了距离之远和时间的漫长。
- 塞鸿:塞是边塞,这里泛指北方或边疆地区。”塞鸿”即塞外的大雁。
- 暮雪:傍晚时分飘落的雪花。
- 江柳动寒条:江边的柳树因寒冷而抖动枝条。 “寒条”指的是被风吹动的柳枝。
- 山水:此处指鄣郡周围的自然景色。
- 图书入汉朝:图书在这里比喻知识或学问,进入汉朝,象征着传承和传播。
- 高楼:通常指的是高耸的建筑,这里可能隐喻某种高远或理想的追求。”非别处”意味着不是其他的地方。
- 百忧销:消除了所有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南方回到北方故乡的场景,通过描绘冬天的塞外风光和江南的山水美景,表现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塞鸿、暮雪、江柳等,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远方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