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柳绿井桃红,野径荒墟左右通。
清迥独连江水北,芳菲更似洛城东。
时看雨歇人归岫,每觉潮来树起风。
闻道金门堪避世,何须身与海鸥同。

诗句如下:

《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 闲园柳绿井桃红,野径荒墟左右通。清迥独连江水北,芳菲更似洛城东。时看雨歇人归岫,每觉潮来树起风。闻道金门堪避世,何须身与海鸥同。

诗句注释

  1. “闲园柳绿井桃红”:描述了庭院中闲适的景致,柳叶翠绿,桃花娇艳。
  2. “野径荒墟左右通”:描绘了荒凉的田野小径和四周无人的小村,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
  3. “清迥独连江水北”:形容地势高处,视野开阔,江水从远处流过。
  4. “芳菲更似洛城东”:洛城是洛阳的古称,这里指洛阳的春天也如此美丽迷人。
  5. “时看雨歇人归岫”:描述在雨停后,人们纷纷回到山中小屋里休息的情景。
  6. “每觉潮来树起风”:潮水的涌动带动树叶摇动,形成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画面。
  7. “闻道金门堪避世”: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金门(即皇宫)的向往,认为那里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
  8. “何须身与海鸥同”:反问自己,既然已经找到了避世之地,何必要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呢?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春日景色。诗人张南史以闲居庭院为背景,通过对柳绿桃红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清迥”、“连江”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敏锐观察能力。

诗中的“金门”一词,通常指皇家宫门,象征着权力中心和尊贵之所。作者通过表达对“金门”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追求心灵归宿的愿望。最后一句“何须身与海鸥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致的赞美,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