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诗句原文: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注释解释:
- 松亚竹珊珊:形容雪后松树和竹子的轮廓,如同细雨中的阴影,给人一种朦胧美。
- 心知万井欢:虽然身在万户人家之中,却感到与世隔绝的快乐。这里的“万井”指的是众多的村庄,而“欢”字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山明迷旧径:雪后的自然景色清晰可见,连原本模糊不清的小道也变得明朗起来。这里的“旧径”可能是指之前被雪覆盖的道路,而“明”字则形容了雪后阳光照射下的山路明亮、清晰。
- 溪满涨新澜:雪后的溪流因为积雪融化而被填满,形成了新的水面波纹。这里的“涨新澜”形象地描绘了溪流水位上升的景象,也反映了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观。
- 客醉瑶台曙:诗人可能在某个清早,因饮酒过量而感觉有些醉意,此时他站在瑶台(可能是一处高处)观赏日出。这里的“瑶台”可能是指仙境一般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某个高处。
- 兵防玉塞寒:描述军队驻扎在寒冷的边疆地带,用“玉塞”形容边防要塞的坚固和美丽。这里的“玉塞”可能是指用玉石建造的城墙或者边境要塞,暗示了边疆的严寒和守卫者的艰辛。
- 红楼知有酒:诗人可能在一座红楼中发现了酒的存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欢乐。这里的“红楼”可能是指红色的楼房,也可能是指一个充满欢乐氛围的地方,如家中或朋友聚会之所。
- 谁肯学袁安:这里提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袁安。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感慨,即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谁能像袁安那样保持高洁的品质和远离世俗的纷扰呢?袁安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淡泊名利著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雪后山林、溪流、军营以及人间烟火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语言和意象,如“万井欢”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期待,“玉塞寒”则反映了边疆士兵的坚守与艰苦。整体上,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冷暖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