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移清宴,渔舟系绿萝。
潮平秋水阔,云敛暮山多。
广槛停箫鼓,繁弦散绮罗。
西楼半床月,莫问夜如何。

”`

诗句翻译- “高寺移清宴”:形容寺庙在清澈的秋水中显得更为宁静和优美。

  • “渔舟系绿萝”:描绘了渔船被绿色的藤蔓缠绕,增添了一份自然与野趣。
  • “潮平秋水阔”:秋水因潮汐的上涨而变得更广阔。
  • “云敛暮山多”:傍晚时分,天空的云彩逐渐散开,远处的山脉显得更加清晰且繁多。
  • “广槛停箫鼓”:宽敞的栏杆上停止着吹箫击鼓的声音。
  • “繁弦散绮罗”:指音乐的节奏丰富,演奏出的旋律如同绚丽的丝绸一样。
  • “西楼半床月”,表达了诗人在西楼观赏月亮时的静谧之感。
  • “莫问夜如何”:不要担心夜晚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诗句注释

  • “高寺”(高耸入云的寺庙):形容寺庙的建筑风格或地理位置非常高峻。
  • “清宴”:这里指一种宁静、清新的宴会环境。
  • “渔舟”:渔船,用来描述船只在水中的状态。
  • “绿萝”:常绿植物,用来形容藤条缠绕的样子。
  • “潮平”:潮水上涨,水面平静无浪。
  • “山多”:山峦重叠,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
  • “广槛”:宽阔的栏杆,通常用于建筑中增加美观性。
  •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音乐或乐曲的华丽。
  • “西楼”:古代楼阁的一种,常设在高处以供远眺或欣赏景色。
  • “月”:月亮,常用来表达夜晚或月光下的意境。

赏析

《趋慈和寺移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中的“高寺移清宴”、“渔舟系绿萝”等句子,不仅具有视觉美感,也富有哲理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和内心体验。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态度。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评析

许浑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夜晚宁静的美好瞬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经验的抒发。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写作背景

《趋慈和寺移宴》是许浑晚年的作品之一,这一时期他的生活相对安定,但心中仍怀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心境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尽管诗人晚年的生活相对稳定,但其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既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名家点评

  •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 “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
  •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