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
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
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
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送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
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
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
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注释:
- 高人:指隐居不仕的高士或志行高洁的人。
- 楚云间:楚国的云之间,泛指遥远的楚国之地。
- 剑在心应壮:比喻心中有志向,如同手中的宝剑一样,应该感到自豪和振奋。
- 书穷鬓已斑:形容长时间读书使得头发都变白了,也暗示自己已经年迈体衰。
- 秋水寺:秋天的水色像寺庙一样的寺院。
- 落帆:指船上放下船帆准备靠岸。
- 夕阳山:夕阳映照的山峰。
- 南昌尉:南昌县的县尉,古代地方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句“高人亦未闲”,“高人”指隐居不仕的高士或志行高洁的人。诗人用“亦未闲”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既没有闲下来享受安逸,而是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中,这种忙碌的状态让人感到他们的执着和热爱生活。
次句“来往楚云间”,“楚云间”指的是楚国的天空之间,泛指遥远的楚国之地。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朋友比作往来于天空之间的使者,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楚国之间忙碌奔波的情景。
第三句“剑在心应壮”,“剑”象征着英勇、坚定的品质。诗人用“在心应壮”来形容这种品质,意味着只要有信念和决心,就能展现出英勇的姿态。这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信念的肯定。
第四句“书穷鬓已斑”,诗人用“书穷”来形容自己已经读完了很多书籍,而“鬓已斑”则是对自己年老体衰的一种自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落帆秋水寺”,“落帆秋水寺”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渔船在秋天的湖水上缓缓落下船帆,停靠在寺庙前。这里的“秋水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能听到寺庙中的钟声回荡在空中。
第六句“驱马夕阳山”,“驱马夕阳山”是一幅动态的画面,马儿在夕阳的映照下奔跑在山间。这里的“夕阳山”给人一种壮丽、壮观的感觉,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在山谷中回响。
最后一句“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诗人用“明日南昌尉”来表达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能够继续在南昌县任职,为百姓造福。同时,“空斋又掩关”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无奈和伤感之情,因为无法亲自送别朋友,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