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注释】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李定言从殿院受命归来,在朝廷拜为员外郎,后升为右史。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白笔:指笔;南征:远行;二毛:指鬓发斑白,喻老;越山:山名):白笔写诗去南方(即四川一带)征调,鬓发已变白色。越山之南有瘴气,海上风浪很大。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含鸡舌:指文采如鸡舌之香;螭头:指文笔如龙的龙头;运兔毫:指文思敏捷,运笔如兔):刚回到朝廷,就被任命为员外郎、右史,并开始担任起草文书的工作。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阊阖:指天门,古代神话传说天帝所居之处;冕旒:指帝王冠饰上的玉串;御香:指皇帝的香炉中的香料):宫门将要打开时,时间已经快到了深夜。皇上刚坐下,香气四溢,说明皇上对臣子的恩宠。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吴中:指浙江一带,古时称吴郡一带为吴中;王祥:晋代的忠臣,他曾经把生鱼留给继母食用;佩刀:指武士所用的刀剑):我曾在吴郡一带做官,现在看到你富贵了,想起过去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旨出使四川后返回京城所写的。

诗的前六句是诗人在四川任上所作,表现的是诗人出使四川时的心境: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 这里说:“我的白发是因为长期在外奔波而变白的。” “越山”是地名,指四川一带;“瘴”是一种毒气很重的热带病。 “海惊涛” 指海上的风波。

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因为长期奔波在外,头发都变白了。他身在越山之中,被瘴气困扰,还遭受着海浪的惊吓和颠簸。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这里的“龙尾”、“鸡舌”都是指笔。诗人刚刚回到了朝廷做官,就被任命为员外郎、右史,开始担任起草文书的工作。他开始用笔写东西的时候,就像龙一样威猛有力,又像鸾凤一样美丽。他挥动笔杆如同兔子一般敏捷灵活。

这两句的意思:我刚回来不久,就开始担任起草文书的工作,我使用笔的时候就像龙一样威猛有力,又像鸾凤一样美丽,挥动笔杆如同兔子一般敏捷灵活。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这里的“阊阖”是指天门,天门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冕旒”指帝王的帽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宫门将要打开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了深夜。皇上刚坐下,香气四溢,这说明皇上对臣子的恩宠。

这两句的意思是:宫门将要打开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了深夜。皇上刚坐下,香气四溢,这说明皇上对臣子的恩宠。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这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在吴郡一带当官,现在看到你在富贵了,想起过去的事情。 “王祥”是晋代的一个忠臣。 他的事迹流传很广。 “佩刀”,指武士用的刀剑。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在吴郡一带当官,现在看到你在富贵了,想起过去的事情。

“王祥”是晋代的一个忠臣。 他的事迹流传很广。 “佩刀”,指武士用的刀剑。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在吴郡一带当官,现在看到你在富贵了,想起过去的事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当时李定言奉诏到四川成都处理政务,由于战事需要,他被派往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处担任参谋军事参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