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
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诗句释义:

  1.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 这句诗描述的是太和公主返回汉宫的情景。”北虏”指的是北方的入侵者,而”太和公主”则是指唐朝皇帝的女儿,这里特指唐高宗的妹妹。”宫阙”是指皇宫的围墙,这里指代长安城。整句诗反映了唐朝对北方边境战事取得胜利,公主安全归来的历史场景。

  2. “毳幕承秋极断蓬” - “毳幕”指的是用毡子等材料制成的帐篷,通常用来比喻边疆或战场。”承”意味着承受。”秋极”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景象或时间,”断蓬”则形容随风飘散的草本植物。这句诗描绘了边关秋日的荒凉景象,与之前“飘飖一剑黑山空”相映成趣,都体现了战场的凄凉和悲壮。

  3. “匈奴北走荒秦垒” - 这句诗描述了匈奴的败退。”匈奴”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北走”表示向北撤退。”荒秦垒”可能指的是秦国的长城遗迹或边防堡垒,这里的”荒”字表明了战争之后的残破景象。整句诗表达了唐朝军队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敌方退守边疆。

  4. “贵主西还盛汉宫” - 这句诗描绘了太和公主回到长安的情景。”贵主”指的是地位尊贵的人,即公主。”西还盛汉宫”中的”盛汉”可能指的是唐朝盛世或者繁荣的汉朝,”西还”表示返回。整句诗表达了公主安全归来的喜悦和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

  5.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 这两句诗反映了唐朝的国策和军事战略。”庙谟”指的是国家的重大计谋。”倾种落”可能指的是动摇了敌人的军心。”必知边寇畏骁雄”中的”骁雄”指的是英勇强悍的将领,这句话意味着唐朝的军事策略成功震慑了敌军,使他们害怕唐朝的精锐兵力。

  6.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 这句话表达了唐朝对于归附者的恩惠以及对保持民族界限的重视。”恩沾残类”指的是对归降者给予恩惠,”残类”可能指的是战败的一方。”莫使华人杂犬戎”中的”华人”指的是汉人,”杂”意味着混杂。这句话强调了唐朝对内的民族政策的严谨性,避免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合,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译文: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毳幕承秋极断蓬飘,
匈奴北走荒秦垒,
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
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
莫使华人杂犬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唐朝在对外战争中的胜利以及对于民族政策的重视。首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战前的景象和战争的惨烈,为后文的胜利作了铺垫。随后,诗歌转向和平时期,描述了公主的安全归国,体现了朝廷的安定和国家的繁荣。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情况,突出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明的政治策略。最后一句表达了朝廷对归顺者的保护和对不同民族的区分,展示了朝廷的民族政策和治国理念。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诗歌,既展现了历史的辉煌,又反映了现实的稳定,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历史知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