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
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
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
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以下是对《南阳道中》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月斜孤馆傍村行
- 释义:月亮斜照,我独自一人在旅馆旁的小村庄行走。
- 译文:月色偏斜,我在孤独的旅店旁走过村落。
- 注释:孤馆,即孤独的旅店;傍,靠近;村行,乡村小路上的行走。
- 赏析:《南阳道中》以“月斜孤馆”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月光斜洒,映照出诗人独自行走的身影,与周围的村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旅途心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意境美。
- 野店高低带古城
- 释义:参差不齐的野店点缀在古城之中。
- 译文:参差不齐的野店散布在古老的城墙附近。
- 注释:野店,指简陋的客栈或小旅店;高低,指建筑的高低错落;带,环绕;古城,指历史悠久的城镇。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野店与古城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古朴生活的向往。野店虽简陋,却为古城增添了生活气息;而古城墙的雄伟则衬托出野店的平凡。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篱上晓花斋后落
- 释义:早晨的花篱上,露水打湿了刚刚开放的花,随后凋零落下。
- 译文:清晨的花篱上,露水沾湿了刚开放的花朵,随后凋谢散落。
- 注释:晓花,指清晨盛开的花朵;篱,指花篱;斋后落,指花朵凋零后落下;落,指落下。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通过描绘清晨花篱的景象,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露水打湿花朵,暗示着新一天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循环的感悟。
- 井边秋叶社前生
- 释义:井边枯黄的树叶在秋天飘落时,仿佛回到了它们生长的地方。
- 译文:井边的枯黄落叶在秋风中飘散,仿佛回到了它们的诞生地。
- 注释:秋叶,指秋天的叶子;社前生,指回到生长的地方;前生,指出生。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通过对井边秋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秋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老与结束,而“回到它们的生长地”则暗示着新生的可能性。这种描写既揭示了自然的无情,也展现了人类对生命轮回的认识和接纳。
- 饥乌索哺随雏叫
- 释义:饥饿的乌鸦寻找食物喂养雏鸟,发出叫声。
- 译文:饥饿的乌鸦四处觅食,喂养着雏鸟,发出凄厉的叫声。
- 注释:饥乌,指饿了的乌鸦;索哺,寻找食物;随雏叫,指随着雏鸟的叫声而叫;雏叫,指雏鸟的叫声。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通过描绘乌鸦喂食雏鸟的场景,传达出生命的艰辛与坚韧。饥饿的乌鸦面对困难依然不放弃寻找食物,这种行为让人深感敬佩。同时,它也反映了自然界生物间微妙的生存关系。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也使读者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 乳牸慵归望犊鸣
- 释义:母羊(乳牸)慵懒地回圈,期待看到小羊(犊)的叫声。
- 译文:慵懒的母羊回到自己的圈内,期盼着小羊的叫声。
- 注释:乳牸,指产奶的母羊;慵归,慵懒地返回;望犊鸣,期盼听到小羊的叫声。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通过对母羊回圈的描述,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母羊虽然慵懒,但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对子女的关爱与期待。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责任的思考。
- 荒草连天风动地
- 释义:广阔的田野上长满了荒草,大风带动着大地。
- 译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长满了荒草,大风席卷着整个大地。
- 注释:荒草,指长满荒草的草地;连天,指覆盖天空;风动地,指大风带动大地。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面。荒草丛生的草原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 不知谁学武侯耕
- 释义:不知道是谁模仿诸葛亮耕作的样子。
- 译文:不知道是谁像诸葛亮那样辛勤耕作。
- 注释:武侯,指诸葛亮;耕,耕作;不知谁学武侯耕,意指没有人能比得上诸葛亮那样的勤劳。
- 赏析:《南阳道中》此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勤奋劳动的赞美。通过将诸葛亮作为楷模,诗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勤劳精神的推崇。它启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要珍惜劳动成果,勇于担当,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人物的贡献与智慧,从中汲取力量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