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
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
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注释】: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

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

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诗。全诗以送别为题,却写得不落俗套。

开头两句“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是说,在旅途中偶遇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真是令人高兴的事。“得路”,即得到朋友的相助或资助。“逢津”,指遇到渡口。“津”,渡口,水边。“俊才”即有才能的人才。“鞍马照春来”,是说他骑着骏马,带着春天的阳光而来,形象地描绘出他骑马而来的情景。“可怜”,是感叹的意思。

三、四句“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是说,衣袖轻轻掠过碧绿的溪流,发出阵阵寒光;帽子歪斜在红树之上,显得有些凌乱。这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袖拂”,是衣袖拂过的意思。“拂”,轻轻碰触,掠过。“碧溪”,是清澈的溪水,这里泛指清波。“寒缭绕”,是形容衣袖掠过溪水时,水面好像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红树”,是红色的树林。“欹”,倾斜的样子。“冠欹”,是帽歪了的意思。“冠”,“帽”的借代。

五、六句“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是说,与好友分别总是让人感到难过和遗憾,不如在秋高气爽的时候,登上江边的高楼远望,让清风拂面。这两句写与好友分别时的惆怅。“相逢少别”即与好友见面的机会太少,“少”字,强调其难得。“秋风江台”,是登高临下,放眼眺望远方的意思。“台”,是台阶。“江台”,是指江边的高台。“秋风”一作“秋色”。“秋风”一作“秋色”。

此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