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理解诗意。
“王可封临终”:王可封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堂祖父,他去世时,王勃才七岁,当时还是一个小孩。“一生长负信陵恩”,意思是说他一直背负着父亲王通的信陵君遗志和恩情。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父执辈皆居陇右,得奉一杯之遥”句,可见其家世背景。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今朝”是指今日,指自己;“埋骨”指死亡,指自己的死;“慈亲”指父母或长辈亲人,指自己的双亲;“休倚门”,意思是说不要站在门口,表示不想打扰亲人;“休”的意思是“不”;“倚”是依靠的意思,这里是靠在门上的意思;“休”“倚”都是动词。
这首诗是王勃在得知自己即将被贬交趾后写给双亲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答案】
王可封临终(译文)
我的父亲王通是唐朝的一位有名望的学者。我从小时候开始就非常仰慕他,一直把他父亲对他的恩情铭记在心。
今天我要离开家乡到远方去。我想告诉你,你不要站在门口,不要等我回来。
注释:“十世为儒”指王通从九世祖起,世代都是儒家学者;“少子孙”指王勃;“长负”指一辈子都牢记在心;“信陵恩”指父亲王通对儿子王勃的恩情。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孝子佳作。全诗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朴实无华而又含蓄隽永,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