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
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
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
如何怨路长,出门天涯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李副使入京》,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
逐句释义与注释:
-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
- 乱蓬:形容事物杂乱无序。
- 无根日:没有根基的日子。
- 子:这里指李副使。
- 青塞:青色的边疆。
诗句描述了友人即将远行的背景,用”乱蓬”比喻其处境的混乱和不稳定。表达了作者对李副使即将进入边疆的不舍之情。
- “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原野:广阔的田野或原野。
- 大:形容词,这里强调视野的开阔。
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的秋季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身处边远之地的哀愁。
-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
- 鸟雀:鸟类。
- 寒不下:在寒冷中停留不下。
- 山川:山与河流。
- 迥:遥远、间隔大。
- 相对:相互面对。
这句通过鸟雀不飞下和山川相隔远来表达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远方的思念。
- “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 一马:单数形式,指代友人所乘之马。
- 没(mò):消失或不见。
- 黄云:黄色的云彩,常用来形容天空昏暗。
- 登高望:在高处远望。
这里描述的是李副使骑马离开的情景,尽管马匹消失在黄云之中,但作者仍能在高处看到它的身影,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
-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
- 惊风:突然刮起的大风。
- 白日:太阳光。
- 黯:暗淡,这里指天色变暗。
这句描写了一阵突然而来的强风使得白日变得昏暗,增强了对友人离去的悲凉感。
- “如何怨路长,出门天涯外。”
- 如何:如何能够,表示无奈。
- 怨路长:埋怨路途遥远。
- 出门天涯外:从家门口到天涯之外。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离去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诗中的每个意象都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对自然景观的感慨,还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叹息,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体现了唐诗的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