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
永乐二年进士。
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
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
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
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
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
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
他府以次减。
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
有《双崖集》。
卒谥文襄。
生卒年:1381-1453
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
永乐二年进士。
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
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
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
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
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
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
他府以次减。
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
有《双崖集》。
卒谥文襄。
生卒年:1381-1453
诗句解析 1 画省为郎属老成 - 这句话意味着在画省担任官职,表现出一种稳重和经验。"老成"通常用来形容人经验丰富、处事不惊。 2. 新持玉斧下瑶京 - "玉斧"可能指的是玉制的工具或象征性的物品,而"下瑶京"则意味着前往遥远的瑶族地区。这表达了诗人即将开始新的工作或旅程的意境。 3. 观风好遂平生志 - "观风"可能是指观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遂"即实现或达成
留城怀古 明代诗人对历史遗迹之感慨与怀念 1. 诗作解读 - 郭谏臣生平及创作背景 - 《留城怀古》中历史与现实交融 - 诗歌主题与深层意义 2. 诗句逐句释义 - “寂寞荒城泗水东”描绘景象 - “昔人曾此遇真龙”象征历史人物 - “一编已向兴王用”指历史决策过程 - “万户从教择地封”反映权力分配问题 - “带砺河山空往誓”表达忠诚与牺牲 - “春秋祠庙想遗容”缅怀古人功绩 3.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总共20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第一句:“来从东越住西湖。” - 注释: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从东方来到西湖定居的情景。"东越"可能指代的是某个地名或者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而“住西湖”则是指他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居所或者开始了新的生活。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地理方位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入。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迁移之苦
《夏湖泛月》是明代诗人周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诗的第一句:“泰宇天光淡欲流” - 含义分析:这句描述了天空中的光辉,暗示着一种宁静和广阔的自然景观。 - 象征意义:泰宇可能指广阔的宇宙或者国家,象征着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 2. 第二句:“水风摇荡夏湖秋” - 意境描绘:通过“水风摇荡”,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夏季湖泊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
【注释】 早从侯頖究群经:早,早就;侯頖,指汉代人侯霸,字伯赏;群经,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 虎榜新题属妙龄:虎榜,科举考试的榜单,这里指中进士的榜单;属,属于;妙龄,指年轻的年龄。 骥出马群空北土:骥(ji),良马;骥出,指骏马脱笼而去,比喻人才出众,脱离平庸之辈;马群,指庸才。 鵩因鹍(quān)化运南溟:鵩,传说中一种能变成为鸟的大龟;鹍,传说中的大鹏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题柱才名旧:意为在柱子上题写了自己的才华和名字,这是过去的旧事。 - 还官别意新:意为归还官职的心情是新的,意味着离别的情感是新的。 - 柳花低扑酒:指的是柳絮轻轻飘落如同扑向酒杯一般。 - 山翠远迎人:形容远处青山如翠,迎接行人。 - 去马嘶芳草:形容离开的马蹄声在芳草中回响。 - 娇莺惜晚春:指美丽的黄莺在春天里舍不得离去。 - 秣陵千里外,飞梦更相亲
谒北京城隍庙 岧峣(tiáoyáo)城宇俯城闉(yīn),圣代褒崇赐额新。 石刻尽题灵应事,香烟不断往来人。 经年树暗长廊昼,落日风清古砌尘。 粉署政闲来伏几,敢将心术愧明神。 注释: - 岧峣(tiáoyáo):高耸的样子。 - 俯城闉(yīn):俯视城墙的角落。城闉,指城角。 - 圣代(shèng dài):神圣的时代。 - 碑刻(bēi kè):刻在石头上的碑文。 - 灵应事
诗句释义:楚声空拟大招辞,欲挂吴钩失路歧。 译文:楚声空拟大招辞,欲挂吴钩失路歧。 注释:楚声:指楚国的声音,这里借指周忱的诗作风格和内容;拟:模仿;大招辞:指《大招》这篇长篇赋文,是古代楚国的一种辞令形式;欲:想要;挂:佩戴;吴钩:古代吴国所生产的弯刀;失路歧:迷失了方向。 赏析:周忱以楚国的声音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像范滂一样得到当时人的赞誉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 - 解释: 用藕丝将楼船绑牢,想要拉却无从下手。 - 关键词: 藕丝、楼船、挽、止 - 注释: 比喻女子的思念之情像绳索一样紧紧束缚着自己,想要挣脱却又无法实现。 - 赏析: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她想要摆脱这种情感束缚的愿望。 2. 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 - 解释: 女子不走出家门,而丈夫却有远大的志向。 -
凝岚轩 开轩面东岑,远近压群峰。 峰头有岚气,旦暮生晴空。 映日飘几席,因风媚帘栊。 幽人乐宴坐,极目开轩窗。 注释: 凝岚轩:形容风景如画的轩窗。 开轩面东岑:打开窗户面向东方的山峦。 远近压群峰:远方的山峰和近处的山峰都显得高大。 峰头有岚气,旦暮生晴空:早晨和晚上,山峰上都有云雾缭绕,天空晴朗。 映日飘几席,因风媚帘栊:阳光下,几席上的景物摇曳生辉;微风吹动帘子,帘子随风摆动,景色迷人。
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 成化十四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 寻召还,复官,改南京。 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 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 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生卒年
沈愚是明代的诗人。 字通理,号倥侗生,是明代苏州府昆山人,其家藏有数千卷书籍,广泛涉及百家学问。他以诗歌闻名于吴中地区,与刘溥等并称为景泰十才子。沈愚不仅是位杰出的诗人,还擅长行草书体和音律知识,他的诗余乐府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在业医之余,也致力于授徒,展现了一种多才多艺的生活态度
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 永乐二年进士。 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 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 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 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 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 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 他府以次减。
俞安期是明代的诗人。俞安期,字羡长,初名策,后改字公临。他出生于明万历年间,江苏吴江人,后迁居宜兴,最终定居于金陵(今南京),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文化修养著称于世。 关于他的生平背景,俞安期生活在明朝中期,这是一个文化极为繁荣的时代,诗、文、画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高峰。作为当时文人的代表之一,俞安期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积极参与当时的文化活动。他的作品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