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
半空分太华,极目是长安。
雪助河流涨,人耕烧色残。
闲来时甚少,欲下重凭栏。
【诗句释义】
登渭南县楼:登上渭河之南的县楼。
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在靠近县城的地方,地名特别显著,登上城楼,视野更加开阔。
半空分太华,极目是长安:从半空俯瞰,太华山与长安遥遥相对,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展开在眼前。
雪助河流涨,人耕烧色残:雪花助于河水上涨,人们在田间耕作,烧柴的火光映红了天际,留下一道道残影。
闲来时甚少,欲下重凭栏:闲暇之余,难得有空闲时间,想要下去重赏这美丽的风景,却因栏杆太高而未能实现。
【译文】
登上渭河之南的县楼,
靠近县城的地方,地名特别显著,登上城楼,视野更加开阔。
从半空俯瞰,太华山与长安遥遥相对,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展开在眼前。
雪花助于河水上涨,人们在田间耕作,烧柴的火光映红了天际,留下一道道残影。
闲暇之余,难得有空闲时间,想要下去重赏这美丽的风景,却因栏杆太高而未能实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渭南县楼远眺长安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近甸名偏著”点出诗人站在城上放眼望去,可以远远看到附近的村庄;第二句“登城景又宽”则表达了登上城楼,眼前景色更加开阔的感受。第三句“半空分太华”,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自己站在高处看到的太华山的景象,仿佛将整个太华山都分成了两半。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长安的描述,他看到了雪花飘落、河水上涨,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笔下,感受到了那片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那份深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