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为经异岳,不得访灵踪。
日尽行难尽,千重复万重。
云垂多作雨,雷动半和钟。
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注释】
中条山:即山西永济县的中条山脉,以险峻著称。
徒为经异岳,不得访灵踪:徒然路过这奇特险峻的山峰,却无法找到那神奇的遗迹或踪迹。
日尽行难尽:太阳落山以后仍要走完这段路程。
千重复万重: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险。
云垂多作雨:指乌云低垂时容易下起大雨。
雷动半和钟:指雷声隆隆,好似敲钟的声音。
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传说孤竹国的国君死后化为神,住在这座山上。孤竹国位于今河北唐山丰润县西,是古代的一个部落,后来发展成独立的国家。
【赏析】
《过中条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中条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首联“徒为经异岳,不得访灵踪”,诗人表达了自己只能经过中条山而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奥秘和秘密。这里,“异岳”指的是中条山的独特之处,“灵踪”则是指传说中的中条山神灵或遗迹。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日尽行难尽,千重复万重”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艰难。这里的“复”字和“重”字都表示了重复、连续的意思,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紧迫感和压力感。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颈联“云垂多作雨,雷动半和钟”则是描写了中条山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垂”字和“动”字都表示了动作的状态,使得整个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则是一个典故的引用。孤竹人是古代一个神秘的民族,其国王死后化为神,居住在中条山上。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中条山神秘莫测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