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
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
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
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诗句的意思来理解、体会、把握作者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不要只理解表面意思,要深入挖掘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情感。

第一句“半夜发清洛”,点明时间是深夜;“不知过石桥”,说明是夜行。两句写诗人深夜出发,不知道经过哪里(石桥)。第二句“云增中岳大”写云朵增多,显得更加浓密高大,“中岳”是指嵩山,是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第三句“树隐上阳遥”,说远处的树上的灯火隐约可见,“上阳”指的是洛阳宫殿,这里暗指皇帝所在的地方。第四句“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写夜幕降临时,河水已经淹没了岸边的低洼之地,月光照在河水中,河面像被照亮一样亮了起来,“欲”是将要的意思,表明月光将要照亮潮水。第五句“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说在这寂静的村庄里,人们还在梦中,没有地方停船,诗人只能让船随着河流继续前行。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深夜出发,经过洛阳时,看到天色已暗,但月亮尚未升起,而河水却已经映照出明亮的月色,他只得继续赶路。最后两句“孤村人还梦,无处暂停桡”,诗人描写了沿途所见所感,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答案】

译文:

半夜出发到清洛城,不知道经过什么地方。

云彩增多显得高又大,树林隐没在洛阳皇宫旁。

夜色沉沉初见月下沉,河水皎洁仿佛要看见潮头。

孤独的村庄人家还在睡觉,没有地方停泊小船。

赏析:

此诗为杜甫旅夜宿洛阳时所作。首联交代时间地点,颔联写夜行所见,颈联写夜行所见之景,尾联写夜行所见之人。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情调幽雅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