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
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
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
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诗句释义:
- 雕阴道中作 - 指在雕刻精细的石门中(雕阴道,即石门)。
- 五月绥州北 - 指农历五月,地点是北方的绥州。
- 途程少郁蒸 - 途中气候较为宜人,没有太多闷热潮湿的感觉。
- 马依膻草聚 - 马匹聚集在有膻味的草地上休息。
- 人抱浊河澄 - 人们抱着黄河的清水洗涤自己,以净化心灵。
- 迹固长城垒 - 足迹留在坚固的长城和城墙上。
- 冤深太子陵 - 因冤案而沉溺于哀思之中。
- 往来经此地 - 来回经过这个地区多次。
- 悲苦有谁能 - 谁能理解我的悲痛和痛苦?
译文:
雕刻精美的石门内,
五月绥州的北边天气凉爽。
马匹在有膻味的地方聚集,
人们怀抱着清澈的河水涤净身心。
我们的足迹留在坚固的长城和城楼,
冤屈深重让人陷入悲痛的深渊。
我们在这里来回经过很多次,
但又有谁能理解我们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从石门到草原,再通过黄河洗涤心灵的场景,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通过“五月”、“路径”等关键词突出了时间与地点的特征,增强了画面感。同时,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诗中还体现了一种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长城和太子陵的描述,诗人可能在表达对过去历史的哀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历史的沉重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句“悲苦有谁能”,可能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助和孤独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的主题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深层地触及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个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