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
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
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注释:
- 赠茅山高拾遗蔓:这首诗是诗人送给茅山的一个叫高拾遗的人(或叫高僧)的一首诗。高拾遗是诗人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在茅山修行的人。
- 人皆贪禄利:人们都追求功名利禄。
- 白首更营营:到了晚年还在为名利奔波劳碌。
- 若见无为理:如果你能看到无为的道理。
- 兼忘不朽名:也忘记了不朽的美名。
- 幽禽窥饭下:幽静的鸟儿偷偷地观察食物。
- 好药入篱生:好的药材长在园里。
- 梦觉幽泉滴:睡醒后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写鸟儿、药草等自然事物,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无为道理的追求。诗中的鸟儿、药草都是自然界的事物,但诗人通过它们,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无为之道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人皆贪禄利”,就是对名利的直接揭示。诗人通过描绘人们为名利而奔波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名利的不满和厌恶。他看到人们为了追求名利,到了晚年还在为利益奔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第二句“白首更营营”进一步揭示了名利给人带来的困扰。诗人通过描绘人们的白发苍苍,更加突出了他们因追求名利而劳累不堪的状态。他看到人们为了追求名利,不仅身心疲惫,而且容颜憔悴。
第三句“若见无为理”就是告诉人们要追求无为之道。诗人通过描绘人们看不到无为之理,只能看到名利之害,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批判。他看到人们只看到了名利的虚幻,却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第四句“兼忘不朽名”就是告诉人们不要追求永恒的名声。诗人通过描绘人们忘记了不朽之名,只注重眼前的名利,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轻视。他看到人们为了追求永恒之名,不惜牺牲自己的灵魂,最终只会一无所有。
第五至九句,诗人通过对鸟儿、药草等自然事物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他看到鸟儿偷食粮食,药草生长在园中,都体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但他看到人们却因为名利而破坏了这些自然规律,导致生态失衡。
最后一句“梦觉幽泉滴”则是诗人对名利的讽刺。他看到人们在梦中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醒来时却发现一切都是虚幻。他看到人们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最终只会失去真正的幸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无为道理的追求。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名利给人带来的困扰,以及追求名利的徒劳和痛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