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
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
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馀。
诗句解释
1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不见朝垂露”指的是早晨的露水,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美的象征。”日烁自消除”则是指太阳的光芒能够使露水消失,比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 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这里诗人用“人身”来比喻人的生命,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阎浮”是梵语中的“人间”,这里用来指代人世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这里的“三毒”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三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被这些烦恼所困扰,而是要积极地去克服和消除它们。
- 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馀:这里的“菩提”指的是觉悟或智慧,而“烦恼”则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和困扰。诗人认为,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彻底地消除所有的烦恼和困惑,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译文
早晨的露水在阳光下很快就会消失,就像时间一样无法挽留。我们的人生也如同这露水一般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不要因为过去的挫折和失败而停滞不前,而是应当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克服。只有通过修行和觉悟,才能真正地消除内心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生命和修行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现象(如露水的消失)与人生的短暂,诗人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去的错误所束缚。同时,他也强调了通过修行和觉悟,我们可以超越烦恼,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种哲学思考不仅富有哲理性,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平衡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