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不持戒,道士不服药。
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
诗三百三首,寒山之作,隐于天台,以石为伴,以山为居。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隐居生活,通过其与世俗的隔绝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内心宁静的禅意世界。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沙门不持戒:这里的沙门指的是佛教僧侣,而”持戒”则是佛教徒遵守的行为规范。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作为一个出家人,并不需要刻意去遵守那些繁复的规则。
道士不服药:同样,道士是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修行者,而”服药”则是道教修炼中的一种常见做法。诗人表示他并不依赖药物来追求长生。
自古多少贤:自古以来,有多少贤人,都在青山脚下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里用”贤”字来概括所有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智慧和快乐的人们。
尽在青山脚:这些贤人的智慧和才华,都蕴藏在青山脚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存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
有人笑我诗:尽管诗人的作品可能不被当时社会广泛接受,但他本人并不以此为忧,反而坦然接受他人的评价。
我诗合典雅: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风格高雅,不需要过分雕琢,就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不烦郑氏笺:这里提到“郑氏笺”,是指《诗经》的注解工作,诗人表示他的诗歌无需他人过度解读和解释。
岂用毛公解:毛公指的是汉代经学家毛亨、毛苌等人,他们曾为《诗经》作注。诗人表示他的诗歌无需依靠他们的注解来理解。
我不恨会人稀:诗人并不因为人们的稀少而感到遗憾,相反,他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生活。
若遣趁宫商:如果别人想要追随古代的五音(宫、商、角、徵、羽)音乐,诗人则认为这没有必要。
余病莫能罢:即使有人试图模仿或学习诗人的风格,诗人也会坚持自己的做法,不愿意轻易放弃。
忽遇明眼人:诗人突然遇到了能理解他诗歌的人,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即自流天下:这样的人一旦出现,就会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寒山道无人到:寒山是一个很少有人涉足的地方,诗人选择在那里隐居,享受孤独和自由。
若能行称十号: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够理解并实践诗人的生活方式,他愿意给予指导。
子细看何相好:诗人建议对方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真正优点和价值。
寒山寒冰锁石:寒山的寒冷和石头的坚硬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能体会到他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合一的理想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