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注释】

春雪:春天的雪。

散漫:飘洒、弥漫的样子。

天涯色:天边的颜色。

平:平坦,指大地被雪覆盖。

残照影:落日的余晖映照出的雪影。

断鸿声:孤雁的叫声。

缭绕:缠绕,盘旋。

先:早。

经塞:经过边疆。

霏微:雪花细小而密集的样子。

因风:乘着风势。

低:低垂。

未敛:没有收起。

重:又。

干吕:古地名,在今河南陕县东北。

知:了解。

时泰:时令和天气转好。

膏:油脂,比喻滋润。

小儒:小官,指杜甫自己。

品物:指各种事物。

【赏析】

《春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春雪”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动乱和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所承受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首联“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天地景色。诗人站在广阔的原野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雪地铺展在天地之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白雪所覆盖。这两句既展现了春雪的气势磅礴,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之情。

颔联“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则转入了对景物的具体描绘。夕阳西下,余晖映照下的雪地上留下了长长的影子,但在这宁静的景象中,却传来了断鸿的哀鸣之声。这里的“断鸿”,既是指天空中飞行的鸿雁,也可能是指地面上行走的人或动物。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春雪的飘洒场景。雪花纷纷扬扬,缠绕着大地,仿佛经过了边疆要塞;细如柳絮的雪花轻轻飘过城市的上空,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则转入了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春雪随风飘落,虽然已经降落到了地面,但仍显得轻柔而不张扬;春雪带着雨点而来,虽然加重了重量,但却更加轻盈飘逸。这两句诗通过对春雪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坚韧和不屈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诗歌也蕴含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使整首诗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