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临门双旆引,隔岭五州迎。
猿鹤同枝宿,兰蕉夹道生。
云垂前骑失,山豁去帆轻。
雨雾蒸秋岸,浪涛震夜城。
政闲开迥阁,欹枕岛风清。

【注释】:

①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指李纲。李纲曾官至两制、尚书右仆射,后因反对金人的南侵政策,被罢去官职。他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被起用为福州知府,次年任福建宣抚使,后又兼广东宣抚使。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任湖南、江西、浙东、浙西等路安抚使,旋改任两浙西路安抚使。绍兴二年,又兼荆湖东路安抚使,后改任湖北路安抚使,不久又兼知潭州。四年,又兼荆湖路兵马鈐辖,兼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五年,又兼荆湖路兵马钤辖兼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又任荆南、湖南、江陵等路宣抚大使兼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六年,又兼荆湖路兵马都监兼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八年,又兼荆湖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九年,又以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权湖南安抚使。十年,又兼湖南路安抚使。十六年,又被召还。十一月,拜为观文殿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绍兴二十一年五月,卒,享年六十二岁,赠少保,谥忠定。

②分竹雄兼使:指李纲。“分竹”是说李纲的才能像竹子一样,既高又直。“雄”是大的意思。“兼”有兼任之意。

③到海行:指李纲赴任琼州时从海上出发。

④临门双旆引:比喻李纲在前方指挥作战。“双旆”,即双旗,古代军队前进时所持的两面战旗下扬,表示指挥行动。“临门”是说李纲的部队已到了门前。

⑤隔岭五州迎:指李纲在琼州管辖五个州。“隔岭”是说琼州与这些州相距甚远。

⑥猿鹤同枝宿:形容李纲与这些州人民和睦相处,如猿鹤一样。

⑦兰蕉夹道生:形容李纲所到之处,道路两旁长满了兰花和芭蕉。这是描写李纲治理地方的政绩。

⑧云垂前骑失:意思是说李纲骑马走在前面的队伍失去了方向,无法继续前进了。这是夸张的说法。

⑨山豁去帆轻:意思是说李纲的队伍越过险峻的山峰后,船帆变得轻松起来。这是描写李纲治军的功绩。

⑩雨雾蒸秋岸:意思是说秋天的岸上笼罩着雨雾。这是描写李纲治理地方的政绩。

⑪浪涛震夜城:意思是说夜晚的海浪冲击着海口的城池。这是描写李纲治军的功绩。

⑫政闲开迥阁:意谓政事处理得清静,于是打开了深藏在阁中的书库。这是描写李纲勤于政事的表现。

⑬欹枕岛风清:意思是说李纲倚靠枕头而卧,耳边听岛上的风声十分清凉。这是描写李纲的高雅情趣,同时也是对李纲清廉生活的描述。

【赏析】:

此诗是南宋爱国名臣李纲的送别诗句。诗人借写李纲赴任琼州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首句写李纲赴任途中的情景,“分竹雄兼使”,表明了他的重任;“南方到海行”,写出了他要去的地方的遥远和艰难。这两句不仅表现了李纲的英勇无畏,也显示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崇高品质。

第二句“临门双旆引”,写李纲的部队已到达目的地;“隔岭五州迎”,则写出了他所要管辖的地区广阔。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场面,展现了李纲治军的雄才大略。

第三句“猿鹤同枝宿”,形象地描绘了李纲所到之处,与当地人民融洽相处,和睦相处的情景;“兰蕉夹道生”,则表现了李纲所到之处,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

第四句“云垂前骑失”,是夸张的说法;“山豁去帆轻”,则是描写了李纲治军的业绩。这两句既赞美了李纲的威武之师,也表现了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第五句“雨雾蒸秋岸”,描绘了秋天的海边景象;“浪涛震夜城”,则写出了海浪冲击海口城池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

最后两句“政闲开迥阁,欹枕岛风清”,既表现了诗人对李纲的关心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