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已无人识,唯应记铸年。
见来深似水,携去重于钱。
鸾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
宫中照黄帝,曾得化为仙。
诗句释义
1 字已无人识:指这块古镜虽然年代久远,但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不再为人所知或识别。
- 唯应记铸年:只有应该记得这块古镜的铸造年份,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见来深似水:指古镜中的影像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清晰,仿佛清澈的水面一样。
- 携去重于钱:形容古镜在人们手中的重要性,如同金钱一般珍贵。
- 鸾翅巢空月:比喻古镜如同凤凰(鸾)的翅膀,其上的图案装饰着明月,增添了神秘和美丽之感。
- 菱花遍小天:描述镜子的花纹像菱角花那样遍布整个天空,给人一种宽广而深远的感觉。
- 宫中照黄帝:古镜曾在宫中被使用,可能曾经用于照见黄帝或其他重要人物,体现了其历史价值。
- 曾得化为仙:意味着这块古镜可能曾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让人成为仙人,体现了古人对镜子的信仰和期望。
译文
古镜已无人能辨识其上的字迹,唯有铭记其铸造之年。
它见证的历史如同深邃的水波,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清晰。
携带它如同携带金钱般宝贵,其重要性无与伦比。
古镜上鸾凤呈翔,装饰有明月图案,显得格外华丽。
它的菱花纹饰遍布整个天空,给人以广阔无垠的视觉感受。
古镜曾在宫中被使用,或许曾经用来映照过黄帝或其他重要人物。
它曾被认为是有神奇力量的工具,能够让人实现成仙的愿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镜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义。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古物的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观察与想象。通过“见来深似水”、“携去重于钱”、“鸾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等形象化的比喻,诗人展现了镜子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此外,诗中还蕴含了一种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过去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