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
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
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
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在秋夜桂州宴席上送别郑侍御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1. 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
  • “秋至”表明了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而“触物愁”则表达了诗人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伤感。
  • “况当离别筵”说明宴会是为了与友人告别,因此更增添了诗人的伤感情绪。
  1. 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 “短歌”可能是指宴会的歌曲,也可能是诗人即兴创作的短诗。
  • “销夜烛”意味着宴会上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暗示时间的流逝。
  • “繁绪”指的是宴席上的众多事务和情感,如离别、友情等。
  • “高弦”可能是指乐器的高音调,也可能是指宴会的气氛。
  1.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
  • “桂水”是指桂林的河流,诗人可能在桂江边的船上开始宴席。
  • “兰堂”通常指华丽的厅堂,可能是郑侍御的住所。
  • “榻讵悬”意味着郑侍御的床还没有悬挂起来,可能是因为他刚到或者还没准备好。
  1. 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 “一杯”可能是指宴会中的酒,或者是诗人为郑侍御准备的酒。
  • “勾离阻”表示因为某种原因无法与郑侍御相聚,可能是由于距离或其他原因。
  • “三载奉周旋”意味着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诗人一直陪伴着郑侍御,尽力为他服务。
  1.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
  • “鸦噪”指的是夜晚乌鸦的叫声,可能是因为天气变冷或是因为其他原因。
  • “更漏飒”描述了时间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深夜的缘故。
  • “露濡风景鲜”描绘了湿润的景色,可能是因为雨水较多。
  1. 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 “斯须”指的是短暂的时刻。
  • “不共此”表示不能在一起共度这个时刻。
  • “且为更留连”意味着尽管不能长久相处,但仍然想要继续留住彼此的时间,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时节的伤感,以及在离别之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描写宴会上的欢乐与悲伤,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