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

退居

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

【注释】

  1. 退居:指隐居生活,不再参与世事,专心于田园或山林生活。
  2. 老归江上村:年老返回江边的小村庄。
  3. 孤寂欲何言:孤独寂寞到了极点,不知该怎么表达内心的感受。
  4. 世乱时人物:在乱世中挣扎求存,形容人的处境艰难。
  5. 家贫后子孙:家境贫寒,没有后代可以继承产业。
  6. 青山寒带雨:山峦在寒冷的雨中显得格外苍凉。
  7. 古木夜啼猿:夜晚古树发出凄厉的哀鸣声,如同猿猴在悲啼。
  8. 惆怅西川举:对西川(泛指西部)的战事感到忧愁和无奈。
  9. 戎装度剑门:穿上戎装准备出征,比喻准备投身军旅生涯或者为国效力。

【译文】
我老的时候回到了江边的村子里,孤独寂寞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挣扎求生的人,家里贫穷了连后辈也没有。
山峦在寒冷的雨中显得更加苍凉,古树上的叶子被风吹动发出哀鸣声。
我对于西部的战事感到忧愁与无奈,准备穿上战袍奔赴前线。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乱世中人们的同情与忧虑。首句“老归江上村”,描绘了诗人晚年回到故乡的生活状态;“孤寂欲何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次句“世乱时人物”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的动荡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三、四句“家贫后子孙”则反映了诗人因家境贫困而无法抚养后代的困境。五、六句“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诗的主题——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则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担忧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人们生活艰难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