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投翰长赵侍郎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注释:
-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全诗情感充沛,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而生动。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和赏析的补充:
投翰长赵侍郎
- “禹门西面”:引用了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故事,象征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安宁。
- “逐飘蓬”:指追逐梦想或理想。
- “忽喜仙得入踪”:突然欣喜于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或得到认可。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 “贾氏”和“荀家”:指的是当时的两位名士。
- “频趋”和“敢谒”:表示急切和勇敢的态度。
- “头龙”:形容荀家的威风凛凛。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 “手扶日月重轮”:比喻自己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坚定不移。
- “数是乾坤正气钟”:认为自己的行为与天地正气相呼应,受到天地的认可。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 “五色笔”和“八花塼”:都是用来比喻文采飞扬和才华横溢。
- “神出没”和“帝从容”:形容文才出众,能够左右逢源,得皇帝的青睐。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 “诗酬”和“风骚”:指诗歌创作的内容。
- “论似人情鼎鼐浓”:比喻文章的内容深厚,如同鼎鼐中的美酒一般醇厚。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 “地能先凤掖”和“山更胜鳌峰”:都是形容一个地方的优越性。
- 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所在地的自豪之情,认为自己所在的地区没有比肩的地方。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 “攀鸿”和“为鲤”:都是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 “魂飞越”和“势噞喁”:形容自己追求的目标高远,但尚未实现。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 “泽国”和“秦关”:都是指地理位置。
- “雨荒三径草”和“雪折一枝筇”:都是比喻环境艰苦,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志向。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 “吹成”和“引上”:都是比喻自己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 “暖景”和“纤萝”:都是比喻自己的处境或境遇。
- “葭律”和“岳松”:都是指自然界的景象。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 “明朝”和“号泣”:都是时间的描述。
- “荐幽滞”和“触登庸”:都是指推荐人才或晋升之意。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对朝廷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