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成名后呈同年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逐句释义与赏析:
- 业诗攻赋荐乡书 - 在家乡撰写诗歌并推荐给同僚,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乡书的重视。
- 二纪如鸿历九衢 - 二十年间(或“二纪”即二十年),如同大雁飞越九条街道,比喻时间的流逝。
- 待得至公搜草泽 - 等待公正无私的人(如“至公”)来搜索人才,就像搜寻草丛中的珍珠。
- 如从平陆到蓬壶 - 如同从陆地(平陆)到达仙境般的蓬莱仙山(蓬壶)。
- 虽惭锦鲤成穿额 - 虽然感到惭愧(“惭”意为羞愧),但像锦鲤的鳞片一样(锦鲤鳞片有光泽),自己没有获得成功。
- 忝获骊龙不寐珠 - 忝同于“玷”,意为有辱,获得了骊龙(传说中龙的一种)的珠子(象征珍贵之物),但未能得到认可。
- 蒙楚数疑休下泣 - 受到楚国人多次质疑(“蒙楚”可能指楚国人或楚国之事),所以不敢哭泣。
- 师刘大喝已为卢 - 以师法(学习)刘邦(汉高祖刘邦)的大喝声(象征力量或威势)结束自己的诗句,暗示自己的作品已经足够优秀,无需多言。
- 人间灰管供红杏 - 人间(世俗世界)的官员(“灰管”指官吏)提供红杏(象征美好),但没有人真正赏识。
- 天上烟花应白榆 - 天上的烟花(象征美好的事物)应该与白榆树相辉映(比喻相互映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一字连镳巡甲族 - 每个人的诗词(“一字”指一首诗或一个字的意象)都是连续前行(“连镳”指骑马并行,这里比喻文人之间的交流与竞争)。
- 千般唱罚赏皇都 - 在皇都(指朝廷)中,各种唱诵(“唱”指吟诵、歌唱)和批评、奖励(“罚”与“赏”指对诗文的评价)不断上演。
- 名推颜柳题金塔 - 名声被推崇(“名推”指声誉很高),就像颜真卿和柳公权在唐朝时那样,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被后人誉为经典。
- 饮自燕秦索玉姝 - 饮酒之乐(“饮”指饮酒,“玉姝”指美丽的女子)源自燕国(古代地名,今河北一带)和秦国(今陕西一带)。
- 退愧单寒终预此 - 自己因才思贫乏(“单寒”指孤独贫寒)而无法参与其中(“预此”指参与其中),但仍然想要尝试。
- 敢将恩岳怠斯须 - 敢于将恩情置于泰山(喻指恩宠或责任重大)之上,而不懈怠(“斯须”指片刻之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科举及第后的喜悦与谦逊,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的相互竞争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