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崤函北,途经分陕东。
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
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
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
【注释】:
崤函北:崤山和函谷关。
分陕东:指秦、晋二分陕,在函谷关以东。
逶迤众山尽:蜿蜒曲折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尽头。
荒凉古塞空:荒废无人的边塞。
河光:指黄河的水光。
树影:指树木的影子。
散朝风:指早晨的微风,散去雾气。
圣德无外:皇帝的恩德施于四方之外。
关中: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也称关中地区。
【赏析】:
《过函谷关》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通过对函谷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失望之情。全诗结构紧凑,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句“地险崤函北”,描绘出函谷关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其地势险要的特点。接着,诗人用“途经”一词,将自身置于旅途之中,进一步渲染出了自己对这一重要关口的重视。
颔联“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则具体描绘了函谷关周围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逶迤”形容群山连绵不断,而“荒凉”则形容这些山脉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同时,“古塞空”也暗示了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如今却变得荒芜无人烟。
颈联“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诗人通过观察清晨的景象,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而“散朝风”则更增添了几分生动感,使人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尾联“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圣德”指的是皇帝的仁德,而“无外”则是表示皇帝的恩泽已经遍及四方。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然感到失望,因为他觉得皇帝的恩德并没有真正影响到自己的家乡——关中。这一句既表达了他对皇帝的不满,也透露出了他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
王建的《过函谷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