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去愁终在,春还命不来。
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正朝上左相张燕公

岁去愁终在,春还命不来。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杨重玄的作品《正朝上左相张燕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张燕公的深切思念和对他政治生涯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政治氛围和诗人自身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注释如下:

  • 岁去愁终在:岁月逝去,忧愁却依然存在。
  • 春还命不来:春天到来,希望并未实现。
  • 长吁问丞相:长时间地叹息,向丞相询问。
  • 东阁几时开:丞相的东阁何时才能开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张燕公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情的作品。首句“岁去愁终在”,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强烈。第二句“春还命不来”则更显悲观,春天已经到来,但希望和使命似乎仍未到来。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厚。

“长吁问丞相”表达了诗人对张燕公的关切和期待,他希望丞相能够解答他的疑问,解决他的忧虑。而“东阁几时开”则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张燕公的思念和期待,东阁作为丞相办公的地方,象征着权力和智慧,诗人渴望在那里见到丞相,与他共商国事。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张燕公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