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

王八员外,指王昌龄。

三湘:今湖南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巴陵夜别”为线索,前两句写离别的时令和地点,后两句写离情别恨。前三句写景,渲染了送别时的凄清气氛;后三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一句“柳絮飞时别洛阳”,是说当柳絮飞舞的时候,作者在洛阳与友人分别。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分别比作柳絮飞散,既形象地写出了分别的突然和匆忙,又暗示了别离时的心情是多么惆怅悲凉。

第二句“梅花发后到三湘”,是说在梅花盛开的时候,作者来到三湘。这里也用了一比喻,将离别比作梅花开放,既写出了时间之久,又暗示了两地相隔之远。

第三句“世情已逐浮云散”,是说世间的人情事理已经像浮云一样消散。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情事理比作浮云,既表明了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特点,又暗示了离别的原因和心情。

第四句“离恨空随江水长”,是说离愁别恨就像江水一样无尽无休。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离愁别恨扩大到了无穷无尽的地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又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

这首诗以“巴陵夜别”为线索,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凄清而伤感的离别场面。诗中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将分别比作柳絮飞散、梅花开放,既写出了分别的突然和匆忙,又暗示了别离时的心情是多么惆怅悲凉。同时,诗中还通过对世情、人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