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诗解:

新年,即新年伊始或新岁之际。这首诗是诗人在春节来临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岁月变迁,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感慨时光荏苒。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嗟以龙钟身 - “嗟”表示叹息,“龙钟”指的是年老体衰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年迈的身体。
  2. 如何岁复新 - “如何”表达惊讶、困惑的心情,“岁复新”意味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3. 石门思隐久 - “石门”可能是指隐居的地方或者一种象征隐居的意象,“思隐久”表达了对长久隐居生活的怀念。
  4. 铜镜强窥频 - “铜镜”指古时候用来照面的铜镜。“窥频”意为频繁地照镜自视。
  5. 花发新移树 - “花发”指花开,“新移树”可能是指移植树木。
  6. 心知故国春 - “心知”表示心中明白,“故国春”指故乡的春天。
  7. 谁能平此恨 - “平”意为平息、消除,“此恨”指诗人所怀的深重忧愁。
  8. 岂是北宗人 - “岂”表示疑问,“北宗”可能是指北方的某个家族、流派或学派,“人”指代作者本人。

译文:

新年伊始,我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新的一年又重新开始了。我一直怀念着隐居的生活,经常照镜自怜。花儿盛开的时候,我移植了新的树木,心中知道故乡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面对新的一年和新的希望,我又能怎样去抚平心中的伤痛呢?难道我真的只是一个北方的后代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新年到来时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作品。首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回忆和现实对比,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年老体衰状态的无奈接受。诗中多次使用“新”、“旧”等字眼,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身份和归属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